3月12日晚,亚洲必赢bmw研究生会于文科馆132举办“AI会取代诗人吗?——文学与技术的对话”沙龙活动。研究生学生代表在此次活动中分享交流,带来一场思维与灵感的碰撞。
何珍妮同学从诗歌创作的本质追问、AI诗歌生成技术现状、机器的优势与局限、人类诗人的不可替代性、未来:协作而非取代五个方面向大家讲述AI与人类诗人各自的利弊和发展关系。
张瀚文同学向大家分享三联周刊的一篇文章,认为机器的“创作”不论如何都是基于给定的语料,只有人才能基于有深度的独立思考、创造力,再加上独特的气质,创作出具有鲜明风格的作品。
林丰裕同学从情感的真空性、文化符号的“失语境化”、创作逻辑的困境三个方向,向大家展现AI创作的局限性。
王艺瑾同学认为,AI与文学的关系,既不是简单的取代,也不是完全的隔绝,而是相互融合、相互促进的过程。
通过此次沙龙活动,我们深刻地认识到,无论技术如何发展,文学的核心——人类的情感、思考与创造力,都是无法被替代的。在拥抱技术的同时坚守文学的纯粹,让AI与文学在相互尊重与理解中,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。
通讯员:张艺琛 责任编辑:史静蕊 审核人:王文静